規諭

第五條:責任負起

22-05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皇母慈悲十五條佛)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句解參考)

紫竹搖瑞顯威風 揚耀門楣萬古宗

衣戒皈禮齊明服 道懷德容感神靈

竅谷神藏玄牝 濟船解纜有緣

人傑拔選三曹助 世外桃源慶華龍

           吾乃

紫衣真人 奉

 勅旨 降至佛宸 參叩

 駕 再為批   咳

踏破紅塵有緣 滿懷空恨一樽

開懷暢飲且觀紅塵 落花啼鳥總傷神 朝奔走枉費心 

嘆迷郎梁猶醉深 怎修身 修身 遭刼運 墜地獄見閻君 

師慈憫 勸眾早登慈臻 行道拔玄超祖身

功圓果滿坐蓮品 建立大德返瑤琳 

鬼神       調寄:滿江紅   哈哈止

 

1. 責有攸歸樂優 任行責守挽賢

2. 隅力抗抵萬難 起絕為繼道嚴修

3. 大道揚興普迷群 因時制宜示知音

4. 廣行三界有緣 一視同仁共合奔

5. 天道命脈失已久 苦海眾生何處尋

6. 歧途異端千千萬 何處能覓真底蘊

7. 天時演變至末日 堪掛眾生未醒神

8. 多因貪戀酒色財 自棄性命堪可

9. 三期金風掃世界 滿處佈劫氣森森

10.為師身領三曹命 普渡八方仙鬼人

11.陳跡不堪回首憶 思來憂心又如

12.如坐針氈心怎靜 日夜流淚濕衣襟

13.觀此塵世頽風敗 一切人心拋五倫

14.故行大道濟四海 行道之賢有責任

15.所謂責任當知曉 仁為己責須詳聞

16.行道若無責與任 怎駕法航濟善

17.難報祖德與母恩 日後先天無蓮品

18.責任為重思明曉 領袖點傳負肩身

19.壇主人才亦一體 各有天責於身存

20.領袖居位為人師 行道立則後賢

21.點傳代師而傳道 一指玄關化迷津

22.壇主駕船行天下 宣揚至理消劫

23.搖舟載眾往極樂 若逢有緣必渡引

24.人才承命辦天道 勿懼苦難與艱辛

25.頂天立地聖業建 合乎上下報娘親

26.各人之責各人有 行之建功沾天恩

27.領袖行道有失誤 後賢聞之定退

28.怎作為人之師表 後日有過罪招身

29.傳領命而傳道 背誓難脫此劫運

30.若棄大愿難得赦 罪貫滿盈天難忍

31.主駕舟行大道 日夜謹守行必慎

32.一日觀風帆使錯 所載眾生成幽魂

33.人才辦道規當曉 行持正義扶三春

34.退心若起念 九玄七祖墜

35.知者無不戰兢兢 詳觀末劫掃紅塵

36.頑童硬性固執守 賢者明哲足保身

37.行此天道代天化 超拔玄祖上瑤琳

38.行者心守畏懼念 勿使過錯纒心身

39.罅漏在此際 合力共行向前進

40.因地制宜機當守 切莫無主亂紛紛

41.土志可殺勿可辱 丈夫之懷能屈

42.行道受難與非命 返轉極樂喜難

43.若是畏懼退三舍 受人譏

44.殺辱兩班觀清楚 天堂地獄須明分

45.當仁不讓於師長 功德不建人奪侵

46.佳期少壯功未立 年老跺足乃愚人

47.若逝空搥胸 恐難逢此好良辰

48.若是無責且畏任 貪圖閒暇過三春

49.上天難容無慈輩 日後先天難安身

50.各自思量方為可 實地而行助師尊

51.報了恩與師德 方稱忠孝大賢人

批訓至此收機管 辭

 返南屏  哈哈退               [(ㄐㄩ)(ㄒㄧㄚˋ)]

 

紫竹搖瑞顯威風:時常性光明照,一言動都是慈祥和藹,自然而然的使人受到啟發,能認識真理,也能顯露自己的靈光.

揚耀門楣萬古宗:德輝普照於世間,象徵著德性的展揚,不但光耀門楣,也是過去、現在、未來世的人類,最宗仰、最重大的宗風.

衣戒皈禮齊明服:恪守戒禮節,時時保持潔淨的身心,率性而行,就有如穿上明潔的衣服一樣的顯明.

道懷德容感神靈:內有道、外有德,誠於中形於外,動靜一如,就可與神靈相感應.

竅谷神藏玄牝:得著真理,悟了自性,明白天意,在這個天時,立志發奮,光大自己性德之.

濟船解纜有緣:趕緊發揮濟世渡人的菩提心,不可怠慢了,將這救世的法船,行駛每角落,讓有緣的眾生來乘坐.

人傑拔選三曹助濟渡有緣人,幫助選拔有德的人才,完成三曹普渡收圓的三天大事最為緊要.

世外桃源慶華龍:將此五濁惡的凡間,建設成安樂的清淨佛土,以這成果來慶祝龍華大會.

 

踏破紅塵有緣:走遍人間,到處尋訪有緣人能登上法船.

滿懷空恨一樽:可是眾生難得叫醒,依然的沉迷,使人空費心力,只有滿腔的遺恨。只好借一杯酒.

開懷暢飲且觀紅塵:來解開心中的煩悶,使心情好一些,再仔細觀察紅塵一番.

落花啼鳥總傷神:但見痛苦中迷昧的眾生,不能認識天運,只有更加憐惜和痛心.

朝奔走枉費心:雖然一生奔波,大聲呼叫,為了啟發眾生的醒悟,到頭來總是枉費心機.

嘆迷郎梁猶醉深:可嘆的眾生呀!還是沉醉在捉摸不定,變幻無窮,如過眼雲煙的虛花假景.

怎修身 修身 遭刼運:不知醒悟來修身,不醒悟修身就遭劫運,必然難脫劫難.

墜地獄 見閻君:終必墜入地獄受閻君的審判.

師慈憫 勸眾早登慈臻(ㄓㄣ):所以師尊以慈悲憐憫的心,苦口婆心的勸化眾生,早一點登上慈懷法舟.

行道拔玄超祖身:修己度人,行道化,也可以蔭庇九玄七祖,得到超.

功圓果滿坐蓮品:自己修至功果圓滿時,自然可證品蓮.

建立大德返瑤琳:這樣行功立德,就能返本還原,回到故家鄉,在理天消遙又自在.

鬼神:在這個時候,連鬼神都要欽仰與祝賀.

1.

責有攸歸樂優:自己本分上應該做的事情,做得完滿就是完成了自己所負的責任,這是快樂逍遙自在的。

任行責守挽賢儔:時時能完成責任,堅守職責者,是有辦法挽化世人成良賢

2.

隅力抗抵萬難:站穩腳步,排除一切萬難,來完成自己的使命。

起絕為繼道嚴修:化惡為善,化愚為賢,使無道者有道,無德者有德,個個都能識透真道,謹修大道

3.

大道揚興普迷群:「大道普傳」的真諦,是要渡化迷昧的眾生。

因時制宜示知音:欲完成此神聖任務,要因時、因地、因人各適其宜,宣揚大道,啟示知音的人。

4.

廣行三界有緣:無處不到,無人不至,行持大道、弘化大道於三界之內,救渡有緣人。

一視同仁共合奔:不分界限,平等的啟發他、扶持他,使其能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修持,同心合力的來奔走這條正道。

5.

天道命脈失已久:真理的天命道統,失傳已久。

苦海眾生何處尋淪苦海又迷昧的眾生,何處方能找到真道呢

6.

歧途異端千千萬:在這世上左道旁門、邪說異端,到處都是。

何處能覓真底蘊:在這種情形下,怎麼分別出真道,如何方能了解到道的真諦?

7.

天時演變至末日:天時已運轉到了末劫年

堪掛眾生未醒神:令人憂心的是眾生尚未識透天時,不能醒覺求道以自救人。

8.

多因貪戀酒色財:茲因眾生多著相,貪戀塵世的酒色財氣,而被迷惑。

自棄性命堪可:就是因為迷真逐妄,不能悟透自己的真性命,反而棄絕了自光明的本性,實在太可憐了。

9.

三期金風掃世界三期末劫年,西風惡習遍佈全世界。 (1)

滿處佈劫氣森森:到處佈滿了劫煞之氣,人類的身心不安,生存的痛苦重重。

10.

為師身領三曹命為師肩挑著普渡的使命。

普渡八方仙鬼人:是要普渡一切的氣天仙、人世的生靈、地獄的鬼魂。

11.

陳跡不堪回首:所辦的結果如何呢?真是不堪回首。

思來憂心又如:現在想起來,更讓人憂心如焚。

12.

如坐針氈心怎靜:像坐在針氈上一樣,片刻都難安,又怎能夠有安靜的心情。

日夜流淚濕衣襟:只是日夜憂心嗟嘆,不自覺地流下淚水,把衣襟都潤濕了。

13

觀此塵世頽風敗:看看這世道人心,已頹廢到極點。

一切人心拋五倫:人們早已將綱常倫理拋於九霄雲外。

14.

故行大道濟四海:照這樣下去是絕對不可以的了,所以此刻,只有一個希望,就是要將真理大道傳四海,挽回人心。

行道之賢有責任:有志立身要行大道的賢人,就擔當起這個救世的重大責任。

15.

所謂責任當知曉:要了解負起怎樣的「責任」呢?

仁為己責須詳聞:就是孔夫子所開示我們的「以仁為己任」,自己要徹底的明白。

16.

行道若無責與任:假使行道於凡世,而不能明白自己的職責與任務。

怎駕法航濟善:那要如何駕起法舟渡眾生呢?

17.

難報祖德與母恩:這樣當然也不能報答天恩師德了

日後先天無蓮品:當然也就不能在理天證得品蓮,也就不能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了。

18.

責任為重思明曉:行道就是要完滿自己的責任,一定要達成這個使命,所以要徹底明白責任的重要。

領袖點傳負肩身:身為領袖者、點傳者,更加肩負這重責大任。

19.

壇主人才亦一體:壇主,道中的優秀人才,也是一樣負有重大責任的。

各有天責於身存:各人都負有上天的使命在身,必須要去推行,去完成的。

20.

領袖居位為人師:身為領袖者,是站在為人師表的地位,當要有為人師表的真實表現。

行道立則後賢:做事一定要上合天心,下契眾意,可以使後學效法遵循。

21.

點傳代師而傳道:身為點傳者,代表師尊傳道。

指玄關化迷津:指點大道的妙竅,要化醒迷途的眾生,走上正確的光明大道。

22.

壇主駕船行天下:身為壇主者,好比是船長,運用智慧安全的駕駛大道法船,航行天下每一個地方。

宣揚至理消劫:宣揚人生正理,使人人都能依正理而充實浩然之正氣,以化解人類所招惹的劫

23.

搖舟載眾往極:要將這隻載滿有道有德的眾生,安穩的駛往極樂的佛國。

若逢有緣必渡引所以若遇上善良人家,就是有緣人,一定要設法渡引。

24.

人才承命辦天道:身為人才者,亦是秉承使命辦理天道。

勿懼苦難與艱辛:不要懼怕一切的艱難困苦,要去克服、排除。

25.

頂天立地聖業建: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氣慨,來建立聖業

合乎上下報娘親:如此上能符天意,下能救盡眾生,來報答 恩。

26.

各人之責各人有總之,每個人都有其該擔當的責任。

行之建功沾天恩:有此機緣來建功立德,這一切都是沾了天恩師德。

27.

領袖行道有失誤:擔當領袖職責的人,假使行道有什麼失誤差錯之事情發生。

後賢聞之定退:那麼後學們看到這情形,一定失去信心,是會退志的,這樣就妨礙後輩的精進,又違背了自己的使命。

28.

怎作為人之師表:如有了這種情形,如何能成為後學們的師表呢?

後日有過罪招身:自身有了這些過錯,將來是要受處罰,是會有罪纏上身的。

29.

傳領命而傳道點傳者是領受天命的,就是要辦天事,代理師尊傳道。

背誓難脫此劫運:若有違背領命時的誓,一樣要受處分,遭災劫的。

30.

若棄大愿難得赦:如果是故意背棄大,是絕對不能被寬赦的。

罪貫滿盈天難忍:違背真理天意,這個罪,上天雖然非常的慈悲,也沒有辦法赦免的。

31.

主駕舟行大道:壇主的使命,是要安全的駕法船傳大道。

日夜謹守行必慎:要日夜謹慎小心的駕駛,航行不能偏差,更要保護整船的人,安然的到達目的地。

32.

一日觀風帆使錯:若有一日失慎,錯了方向,致而使航線錯誤。

所載眾生成幽魂:所載的眾生不能安全的到達目的地,成了冤魂,這個罪過就大了。

33.

人才辦道規當曉人才辦道,對佛禮節須熟悉,更要依據佛禮節來辦事。

行持正義扶三春:一切行持都須把握正義原則,來扶持現在的世道人心。

34.

退心若起念:若是失志而退道,或是起了懈怠的心,那就是最不幸的了。

九玄七祖墜沉淪:恐要連累九玄七祖都墜落下去,受無邊的苦了。

35.

知者無不戰兢兢:一個有智慧者,明白責任的重要,自然會戰戰兢兢,戒慎恐懼,不敢懈怠。

詳觀末劫掃紅塵:讓我們仔細觀察此末劫年,但見劫煞已橫掃塵世。

36.

頑童硬性固執守:若再固執己意不受勸化,必然在劫難逃。

賢者明哲足保身:只有真修實煉的賢者,方有足夠的德業脫離災劫,來保護身心的安全。

37.

行此天道代天化行持真理天道的重責,在於代天宣化,代天來愛惜一切眾生。

拔玄祖上瑤琳就能得到上天的恩典,超拔九玄七祖超極樂,回返理天

38.

行者心守畏懼:而行道過程中要守著真誠,時存戒慎恐懼的心。

勿使過錯纒心身:不敢疏忽,也不能有絲毫的過錯,避免招惹罪來纏住心身。

39.

罅漏在此際:若肯改善缺點,彌補過錯,清淨身心,現在就是絕好的機會。

合力共行向前進:結合大家的心力,共同來精進,向大道邁進。

40.

因地制宜機當守:因應不同的時機因緣,掌握最好的時宜,並絕不忽略自己的責任。

切莫無主亂紛紛:但不可認道不清,心中無主見,致使心志紛亂,無所作為。

41.

士志可殺勿可辱:修道人處處以重氣節為前提,要明白「士可殺,不可辱」的大原則。

丈夫之懷能屈伸:做一個心懷寬大明淨,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42.

行道受難與非命:即使行道救世而蒙受大災難,或為道枉死,也是光明榮耀的。

返轉極樂喜難:只是失去假身,而真身卻返回理天,這種光榮、快樂是難以言說形容的。

43.

若是畏懼退三舍:若是為道不能盡職,因畏懼困難而有所退怯。

受人譏:必遭大家的譏笑和毀謗。

44.

殺辱兩班觀清楚:因此對「殺身成仁」與「受辱求生」這兩件事要識透清楚

天堂地獄須明分:天堂與地獄,亦在一念之別,須分明。

45.

當仁不讓於師長:行仁道要隨時隨地當下就作。 (2)

功德不建人奪侵建功立德須時時去把握,不把握機會就要被別人拿去做了。

46.

佳期少壯功未:在此良機及年輕力壯時,竟未能建立功果。

年老跺足乃愚人:等到年老體衰力弱,無法做了才來後悔,捶胸頓足,這是愚笨的人。

47.

若逝空搥胸能行功立德的美好時光一旦逝去,後悔悲嘆是沒有用的。

恐難逢此好良辰:若不把握這絕好機會多多了,這種機會恐怕難以再遇。

48.

若是無責且畏任:若是不能體悟自己的責任,或是畏懼而不能行使自己的使命。

貪圖閒暇過三春:只是貪圖一身的悠閒安逸,錯過三陽普渡的佳期良辰。

49.

上天難容無慈輩:上天是難以容忍這種既慈悲又不思上進的人。

日後先天難安身:這種人與先天無緣,是沒有辦法在理天安身的。

50.

各自思量方為可:盼各人自己好好思量,要有正確的打算才好。

實地而行助師尊:要腳踏實地,盡心行道,以協助師尊,完成三天的大事。

51.

報了母恩與師德以報答 恩與師德。

方稱忠孝大賢人:方稱得上是忠孝兩全的大賢人。

 

【心得記要】(source:靝巨書局  孟穎解譯)

o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是對本篇慈訓的最佳詮釋。由於大道的尊貴,身為天道弟子自然要氣如虹,凡事都須盡心盡力,己立立人,己達人,效聖法賢,代天宣化,始終如一,如此一來,不但能協助恩師完成三期大普渡的神聖使命,更可因我們的努力,讓人人品行端正,家庭圓滿,社會和諧。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1:

仙佛云:三期金風掃世界  滿佈劫煞亂紛紛  幸蒙天恩垂金線  不忍玉石善惡焚

2:

或參閱18道德經講義18-51-45http://www.jackwt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