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義

第五十五章

61(18-61-55)

大雅講義 網http://www.jackwts.tw/

石朝忠點傳師 主講 (本講義小字體謹供參考)n1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石點傳師慈悲語:

感謝上天慈悲,感謝在座各位前賢有這個心,時時刻刻有這個心,我們修道修心,心常常與道在一起,這就是修道.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道不要離開我們的生活,所以說道在哪裡?道在自性的生活中.求道後,道對我們有兩個要素:(1)不離開道.(2)所有的行為都依道做我們的主宰.如此做,道就能改變我們,讓我們時時增長,並讓我們莊嚴,這才是求道的目的.

 

第五十五章(赤子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 (ㄓㄜ),猛獸據,攫(ㄐㄩㄝˊ)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ㄆㄧㄣˋ  ㄇㄨˇ)之合而(ㄗㄨㄟ)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ㄕㄚˋ),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道,道早已。

 

壹.    前言_(赤子章)

1.    赤子:

(1)  涉世無心(如哭、笑,沒有做作)無染、無邪.

(2)  嬰兒為何可愛因為誠真,且天德不離、天德(:差錯).

(3)  道德經: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修道的氣要修至致柔,改脾氣、去毛病).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者:心性已修至很好的人,接近聖人的境界.) 耶教_「太18:3 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故由上述知靈性不滅,若往生後什麼都沒有了,那求道也沒有意義了.

˙     講師介紹_ (作者:汪少倫)重宇宙與人(1)

˙     無死論_ 死是靈魂與肉身的分開,肉身消失,靈性存在.

˙     論語_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引申_死是由生來決定著時有莊嚴意義,則安樂、死得其所.(與活是相對)

(4)  「知」與「欲」入侵使天德變壞,所以我們要少思寡欲,不該知道的不要去知道,也不要去打聽. 道德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知道不必要知道的愈多,其智慧愈低.「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

˙     大智若愚,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2)大智慧者無所不知,表現出一無所知..

2.    尊德性,道問學(3) 文以載道(道:心性之學).

 

貳.        課文_ (0:24:43)

一.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 (ㄓㄜ),猛獸據,攫鳥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1.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_

(1)    含:藏而不.   天德:天生之德.    厚:純全不.

˙     人出生就有五常之德、有慈悲心,小孩變壞,是被教壞的.父母教小孩要循循善誘,不要在小孩面前父母彼此在吵架、發脾氣.性相近、習相遠,學到不好的,會越來越壞.(週記寫著:今天早上爸爸媽媽吵架的聲音,一直在我耳裡,跟著我一起上學)

˙     小孩的內心純白(:含德之厚),千萬不要因父母的疏忽,在其內心亂塗、染墨.

(2)    道是生命、真理、道路、永生.(4) 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道在哪裡?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要有道,做事要有道.

(3)    赤子含天德之全.我們修道要修至如赤子無染、對境無心,沒有是非、善惡、對待,率性而為,和平相處.

˙     人有靈犀一點通(5).人能修有浩然正氣,天地神靈都能感應.為非作歹者,發出來的是邪氣、惡氣.

˙     若我們好好修道,能修至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時:明中,吉人天相;暗中,鬼神相佑.

(4)    浩然正氣豎貫三界,橫遍十方.

2.     毒蟲不,猛獸據,攫鳥_

(1)    毒蟲:毒蛇、毒蜂.    毒牙尾刺.   猛獸:虎狼之類.   據:用爪傷.

(2)    攫鳥、鷹、.    搏:翼攻擊.

(3)    善攝生陸行不虎,入軍不被甲兵_逢凶化吉。(參閱18-56-50道德經講義).吾要善養吾浩然之氣.

˙     大學:「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在上位者不要在內心注重財物之事.禮節第十條   手續必清.

˙     修道兩項要旨_ (A)淨化:由內出、由自身出要淨化,如說話要想一想再說,否則禍從口出,說出去的話是很難收回來的。常常記住佛在我心講佛語、聽佛音、做佛事,一切表露在外的行為,依佛而. (B)轉化由外入轉化,將逆轉順.將別人對自己不好的批評,轉化為是對自己的建言.

3.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之合而作,精之至也_ (1:02:50)

(1)      修至元精專一不散純陽之時骨弱筋柔而握固,此時生命力很強.

(2)    :雌性.   :雄性.   :生殖器.   

(3)    未知牝之合而作:嬰兒沒有男女之念,其生殖器會起,因為精之至也.

4.     終日號而嗄,和之至也_(6)

(1)    嗄:聲音沙啞.

˙     除了飲食影響健康外,若能「修」至元精專一不散、純陽之時,會有很健康的身體.

(2)    中節._當喜則喜,喜而不過;當哀則哀,哀而不傷;當怒則怒,怒而憤;當樂則樂,樂而.

˙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因嬰兒終日號而嗄,道德經用嬰兒的哭聲,來表示「中節」的重要.

二.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道,道早已_

1.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_ 

(1)  :任何行為(:說話、吃飯、走路、開車)剛好就好.   常:不變的人生觀.

(2)  知常曰明能夠守住常,你的人生就很有智慧.    明:智慧.

˙     修道也是要吃飯、睡覺、生活,所以日常生活要中節.

˙     講師說,他很盼望能在台下聽課,台下聽課是種享受,又能充電,多好。

2.    益生曰,心使氣曰強_.

(1)  益生曰(A)因生活、行為沒有中節,已過之(_如熬夜),致體力已衰靠藥力或人為輔助,曰不祥.身體能有自我治療的能力最好,如提昇免疫系統.自己的身體自己要顧,生活要規律.  (B)自己沒有好好修道,天德已失,靠沽名釣譽、臉上貼金(_如故意捐款做慈善,請媒導報導),來顯現自己很有功德,這是不實在的,曰不祥.修道是要靠本身的德性,不是靠外來的.

(2)  益生:設法(靠外力)來提昇自我,這不是正途.

(3)  心使氣曰強道德的好,才是真強. (A)真修實煉,以德服人,才是真強. (B)利用權勢,使人降服不是真強.

˙     秦始皇,要學三「皇」、五「帝」.

3.    物壯則老,是謂道,道早已_ 

(1)  物壯外表達到頂點._花盛開後就會謝了.(花開、花謝、花落).日正當中後則偏.

˙     壯:知進不知退,知動不知止,知利不知.

˙     要知道急流勇退.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卻。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時為了避禍而及時引退。後來「急流勇退」被用來比喻人於得意順遂時,及時隱退。 宋·蘇軾《贈善相程傑》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     道德經:守柔曰強.

(2)  已:滅絕. 俗語:極必返,物壯則.

˙     修道要內斂,顧好天德,守好元精,不是外求,不要外.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104分鐘)  12/7

參考:

 

1:

【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仰望浩瀚天空,廣宇中真的只有地球上有人類?宇宙真的是單一的?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提出了「多重宇宙」(Multiverse)論,並為尋找其證據努力不懈。 日前,加拿大安大略周邊論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的科學家馬修.強生(Matthew Johnson)及其同事提出的「氣泡海」理論,首次為多重宇宙論找到了可測試的方法。

起源好似沸騰氣泡 宇宙不只一個

717,安大略周邊論物理研究所在其官網 http://www.perimeterinstitute.ca上報導說,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提出的這個「氣泡海」多重宇宙的理論,基於「宇宙起源於真空」的推斷。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可以證實多重宇宙理論,因為宇宙中有大量的真空,而真空中蘊含能源,如各種暗能量,真空能量等。「就像壺中的開水,這種高能量開始蒸發 ,形成氣泡。每氣泡形成一個真空,雖然能量較低,但不是沒有。這種能量推動氣泡開始擴大。」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氣泡不會永遠保持獨立性,一些氣泡開始碰撞,可能產生一些二次氣泡。這些氣泡就是一個宇宙。如此,我們的宇宙是氣泡海洋中的一個氣泡。」即我們的宇宙氣泡可能會與另一個宇宙氣泡碰撞。強生說,我們模擬了整個宇宙,這並不難。「我們模擬一個多重宇宙,包含兩個氣泡,讓它們碰撞,然後我們在電腦上,從不同角度觀察會發生甚麼現象。」

「我們正試圖找出甚麼可以檢測這一假說的方法。」強生說,「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重力和令氣泡產生的物質。」 (Source大紀元)

2:

莊子:且夫失性有五: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聰;三曰五臭鼻,困(ㄗㄨㄥ)(ㄙㄤˇ);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去舍滑心,使性飛揚。

3:

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要尊德性,則必須了解和循守為學問之路.(參閱07近思錄07-02為學大要-要旨_94.08傳習錄08-01徐愛錄-14. http://www.jackwts.tw/)

◎「尊德性而道問學」中的「性」本來是「天命之為性」,以達到「率性之為道」之目的,它注重人的道德的內省;而「道問學」則是對「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概括。

  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對這句話進行了解釋,他說:「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

  「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一句,所以是表示原因、來源、根據,翻成今語,就是「由」,指除了「尊德性」外,還要經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問學)的功夫,才能「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4:

耶教_

17:17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

77:19 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腳無人知道。

7:14 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5:

 

其他參考: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李商隱《無題》.無題詩是李商隱的首創.

其他參考:【牛與羅漢】

趙州禪師經常外出雲遊,隨緣度化「有情」(指不同階層的人物)。一天,他來到浙江天台山 ,在途中遇見貌似瘋癲的高僧寒山大師。寒山指著牛跡問道「你認得牛嗎?」

趙州回答說:「不認得。」

山指著牛跡說「這是五百羅漢遊山!」

趙州聞此言,反問道:「既是羅漢,為甚麼卻作了牛?」

這一問,寒山並未正面回答,是連呼:「蒼天!蒼天!」

這時趙州禪師未再追問為甚麼,而是哈哈大笑。

寒山反而問道:「你笑甚麼呢?」

趙州禪師也用「蒼天!蒼天!」作了對方的回應。

兩人的一問一答,卻有了「靈犀一點通」的禪味。這則公案,在平常人看來,似乎牛頭不對馬嘴,不知所云。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禪話,果真有其禪意嗎?若懂得了「禪」是甚麼?就能豁然貫通了。 

在這,寒山以牛比羅漢,是說明:「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具超越凡聖的思想。蒼天是指「空」而言,意指「牛」「羅漢」空無體性自無「凡」「聖」之差別,寒山以「蒼天」答趙州,趙州以「蒼天」答寒山,兩人的禪境相通,無須言說了

6:

成玄英疏:“言赤子終日啼號而聲嘶嗄者,為無心作聲,和氣不散也。”

彭耜釋文曰:“,咽也。黃茂材古本無字。而“嗌不嗄”,莊子之文也,後人乃增老子之書,今不取。  (Source:龍騰世紀)

 

氣喘閩南語

詞目

痚呴     

音讀

he-ku 

釋義

氣喘病、哮喘病。

近義詞

痚呴注、痚呴

 

 

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可以證實多重宇宙理論,因為宇宙中有大量的真空,而真空中蘊含能源,如各種暗能量,真空能量等。(Getty Images(Source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