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義
第十三章 |
18-19-13 |
大雅講義 網址 http://www.jackwts.tw/ |
石朝忠點傳師 主講_ 第19集(本講義小字體謹供參考) n1.2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壹.
前言_化道章 1.
化:普化、普及。(0:11:30) ˙
道不是獨善其身,道是萬物之奧,道不是講好聽的,道是我們的主宰。 2.
求道的究竟是什麼?是在開悟。開悟什麼呢?開悟世間只有道是真的。也是要我們安身立命,要我們的身與命有所依,依什麼呢?依在道。 3.
說法(開班)的作用在轉迷,自累世以來,我們迷昧太深,要在聽經說法中,逐漸將我們的迷結一樣一樣解開,來提昇自性,來斷疑生信,將疑去除,發露信心。 4.
今天修道,希望能專一(專心投入)、生死不渝。道德經云:「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孔德就是大德、玄德、萬德。容是具備。是說具備成佛作祖的條件,唯道是從,投入道中,認真與道融合。 5.
化道_ (0:22:30) (1)
將道化於家、道場、天下。
(2)
將道化於心、六根。 6. 修道_ (1)
修道是內斂,非外鑠,是內性的充實。修道是修心,不是修外相。 (2)
修道在修自性,修至非常定。大學云:「知止而后能定.」_ 人生如浮萍,飄啊飄啊,要止於何處?→求道的究竟,在開悟、在安身立命,要定在道,定在真理。 貳.
課文 一.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_
(0:26:35) 1.
寵:寵幸、歌頌、讚美。 辱:受考、受謗、被侮衊(蔑). ˙ 在道場中修道,要化道,化在自性中、六根中、家庭中,千萬不要受寵辱的影響。 2.
若驚:就會失去自我的主宰及自主性,而飄浮不定,若存若亡。
[為人輕賤] 3.
貴:最,影響至大,最能左右。 大患:最大的修道障碍。
4.
每個人在世間有自相與實相,自相是你的累世因果、業力,形成現在的你。實相都是佛,我們求道的究竟,就是開悟實相。所以要用實相破自相。累世的因果、業力,造成現在的我,為了求實相,要自相自化。要化道的人,首先要寵辱不驚. 5.
貴大患若身,所以要捨身,(道德經第七章)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看破此身,則身永存)。不捨不得,真捨真得,這是很玄的道理。 6.
為道日損,損脾氣、毛病、七情六慾,損之又損,損到讓你成為完美的人。在道中要日知其所亡(ㄨˊ),因為生活即教育,我們每日都要知道充實些什麼,將經典所學,融在自性中,應該是很有幫助的,我們要見道成道。 二.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0:57:00) 1.
寵為上:因為抬捧、讚美而提高身價。因身價被提高,但是沒有好好修,很容易架空,會讓自性迷昧、墜落,簡單說是忘掉我是誰,開始自性沉淪。所謂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要高貴,就要體悟「下」與「賤」,無為施,了苦根。寵也會忘掉初志,務必小心。 2.
辱為下:被貶毀,會挫敗志節。本來的修道志節,是要認真修、要一世修,修道之心生死不渝,但被貶毀後,改變志節,退出道場,殊為可憐、可惜。 3.
得之若驚: (1)
得_ 順考謂之得,修道在順境,修到有財、有勢、有地位、有身分、道務鴻展,糟糕了,這時會忘記你的主宰性,會忘了修道。 (2)
無論有財、有勢、有地位、有身分,但不要失去了道心。 (3)
道不是說出來的,道是內心感受出來的。用話來感受很慢,無形的感受才很大。要低心下氣,得之不驚。要受人尊重,須以德服人。 (4) 不管得或失,都要不驚,不受外界環境來影響。
三.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_(1:28:10) 1.
有身、無身,非形相(肉身)的存亡,是理念上的「施捨」。敢捨則無身,捨不得則有身。
2.
.
四.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1:37:25) 1.
天下 _ 化道由家而道場而天下.(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
修道不可自私,不是自己好就好,而是愛以身為天下、貴以身為天下,才可以寄天下、託天下。 3.
經典不是在文字,是藉文字的助緣,讓自性活起來,經典在哪裡?經典在自性中。經典要如何表達出來,在你的行為中,你的行為所表露的就是聖人無形之言,這是說不出來的。 4.
我們用行為來化道,用心來化道,不是用說的來化道,修行之路要明確、要定位好,才不虛此行。 .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
10/22 (104分鐘)
參考: |
|
||||||||
|
閩南語:
|
||||||||
抾捔:以前是說碗缺一角啦,古時候的乞丐...他們不是都會拿碗向大家分東西嗎.因為長期東奔西跑...碗多多少少會缺一小角或打破.所以就流傳碗不可以缺角...不然以後會變乞丐.時代變了...大家就把撿角撿角(台語)比喻一個不懂上進的人和乞丐的意思差不多. |
|||||||||
|
閩南語: 樹頭立乎在,不驚樹尾做風颱. (人如果為人正直,就不怕別人的誹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