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的意義

文選13-39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壹、

活在當下的意義

文/見利法師

  憨山大師在「勸文」中提到:「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層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人的一生不過數十寒暑,日月星辰、物換星移,時間總在一分一秒中流逝。所謂「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光一旦逝去,便不再回返,因此把握「當下」便十分重要。

  在千變萬化的生活事物中,什麼才是「當下」?早上醒來時、刷牙洗臉時、用餐時、上班上課時、買菜洗衣時一天之中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有規律的、有突發的、有既定的、有變動的,到底什麼時候才是「當下」?一般人對於當下的定義,總認為專注於正在進行的事物上即是,因此專注開車、專注聽講、專注工作、專注念書只要「專心」,就是活在當下。「專心」,就是心志集中,全神貫注,如宋明理學家王陽明先生所言:「正意之不正以歸於正」、「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反之,專注、放鬆時,是否就不在當下呢?

  就佛法來說,集中心力、聚精會神,是心念收攝的程度,進一步還要提起覺性,使之現前。一般人都知道「感覺」、「知覺」,卻不明白什麼是「覺性」?其實它日夜與我們同處無別,南朝傅大士:「夜夜抱佛眠,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祇這語聲是。」所謂「佛」,即覺也,就是人人本具的靈妙之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現前這一念保持清楚──不雜妄想;保持明白──無有間斷;作得了主宰──不為外境變異而起伏,即是「覺性現前」。

  既然明白覺性為何,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不失覺性時時活在當下?禪宗祖師言:「了取平常心是道,饑來吃飯睏來眠。」也就是一切行住坐臥皆離心之作用。我們知道心專注才能做好事情,但是如果心中有了妄想、昏煩惱、無記,就無法收攝了。以吃飯為例,雖是十分平常的事,但我們卻常常心在他處,因此祖師言:「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這念心始終如一頭牛,喜歡四處吃草,東攀西附前念後念生生滅,無一刻安止。所以,貪心、心、癡心大小煩惱相續相生,自以為樂,其實是以苦為樂而自知。是,善於用心之人,時時刻刻保持覺性存在,以覺察、覺照之心,不斷地檢討反省。用覺醒的心走路、穿衣、吃飯,清楚每一念的生與滅,念念從心起,念念離心,念念歸自性,在作用之時清楚明白,不隨境起種種分別、愛憎、取捨;作用之後,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緣盡還無不再緣慮過去的事物,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如是,心不再迷惘,也不會感到空虛,知道世間所有一切有為法皆由心生。生滅的心,招感生滅的法;不生滅的心,即與不生滅法相應。是,知行要能合一,解行要能並重,時時以覺察、覺照來振覺性。如孔子回答司馬牛問君子之道時說:「內省不,夫何憂何懼!」因此,最低限度就是要反省檢討,看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有無過失,有過則慚愧、懺悔、改正。如此一來,念念不空過,念念清明,心即踏實,何來痛苦、壓力、煩惱呢?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貳、

◎無我則一切自然_

老子的學說主張返璞歸真,有人認為他是反知識的,其實他反的是人類思考的知識,他直接洞識宇宙的物理動能,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事的真理絕不離宇宙物理法則。

知識是人類的思考,人類的思考常背離物理真相,所以老子主張不要有知識,無大腦的思考,反而會更接近真理,這和佛陀的法言是相當雷同的。

莊子在《大宗師篇》中,他表示:自然像個大力士,它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大自然賦予我形體,用生活來勞動我,用歲月使我年老安逸,用死亡使我永遠休息。所以我們若以「生」── 獲得生命形體── 而自得,便也得以「死」──失去生命形體──而自得才好。

自然是變化不停的,凡是貪生怕死的人,就是不通自然之理的緣故。這種人有如把他的船藏在山裡,把車藏在島上,自以為非常穩固。半夜裡來個巨人把整座山都搬走了,那個人還在睡夢中,以為自己藏的船還非常安全呢!

把生死交付自然,把天下藏在天下,這便是師法自然的大宗師。師法自然,便是要忘掉自我,無我則一切自然,人類也在真理中了。

在這個地球上,除了人類外,都存在於真理中,只有人類生活在思想中,生活在信念中。

 

《大宗師》_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以,猶未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以,猶未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叁、

(願心)

_發下的心願;對神佛祈求時許下的酬謝。

佛、菩薩願救眾生之心或眾生願成佛之心。《梵網經廬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卷上:「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心入堅法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