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與貴

文選13-30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一、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1)      曾看過一幅廣告看板,內容寫著「美術館致富之」,意思是只要你買了那裡的房子,就能掌握致富的先機。坊間也有學者專家出版一些如何投資理財,如何致富的書籍,很多傳銷公司也常開說明會,教授如何推銷商品,迅速累積財富的方法。如何致富似乎是一般人共同的願望。

(2)      在《論語》里仁篇中孔子曾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有形的財富、名利、權勢是大家都想要擁有的東西,但如果沒有以正道的方式去賺得錢財,而是以非法謀利,一個進德修業的君子是不會接受這些富貴的。貧賤是大家都不喜歡的,如果沒有以正道的方式去送窮,一個正人君子對於一切的貧賤還是會歡喜接受,坦然處之,不會去拒絕它。

(3)      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何取之有道,必須遵守幾個原則:第一:從事的商業行為絕不損人利己,不把自己的財富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第二:從環保的尺度衡量,絕不能破壞大自然的生態。第三:要能利益他人且能與眾人廣結無量善緣,這才是恆久的生財之道。穆罕默德曾說:「個人的價值,不在財富的多少與地位高下,而是在於是否具備悲天憫人的胸懷。」

二、      世上最珍貴的財富為何 ?

 一般財富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 財產之富

泛指金錢、房地產、黃金鑽石、車子、股票、健康、聰明才智、人緣、信用上…等等。記得去年後學的小孩在學校做了一張聖誕卡,裡面寫著:「我的願望是:希望媽媽發大財,賺大錢。」後學看到卡片就問他:「你為什麼這麼愛錢?」他回答:「因為媽媽如果有錢就可以幫我買很多玩具啊!」常言「無食不能養命,無財不能修行」,錢財可以維持生活所需,滿足物質上的需求,更可以讓我們福慧雙修,廣種福田。雖說財富很迷人,但財富卻像水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財富本身沒有善惡,只是運用在善的因緣,可以成就一切功德,運用在不善的因緣,反而會造下無量罪業,不可不慎。佛說人有二十難,第一「貧窮佈施難」 ,第二「富貴學道難」 ,當我們的財富疊得愈高,真的愈難放下,當「假我」(1)愈來愈貪圖享受,「真我」就愈陷愈深,變成物質的奴隸,最後產生了煩惱、痛苦、因果,不斷在六道輪迴中流浪生死。

(二) 智慧之富

活佛恩師:「智慧是給那些願意低心學習的人,當個人的反省功夫有多深,智慧就有多深。」當今世上只有明師一指是真的,其餘都是假的。有智慧的人能了解人生的真相,不過是苦、空、無常、無我的變化,能看破名利、識透情色、悟透生死就是解脫的大智慧。

(三) 道德之富

《菜根譚》:「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業來者,如盆檻中花,便有遷徙興廢;若以權力得者,如瓶缽中花,其根植,其可立而待矣。」個人的財富名聲,如果是因為道德修養而得來的,就像生長在大自然中的花草一樣,不斷繁衍生息,綿延不絕;如果是從建立功業中得到的,就像種在盆中的花,因生長環境的變化或枯或榮;若是玩弄權術得來的,就像插在花瓶的花,因為沒有根基,很快便會凋謝枯萎。所以聖人認為「富莫富於蓄道德」,就像歷代仙佛聖都積蓄道德而成就,所以宗廟享之,因此世上最大的財富不是黃金鑽石,而是道德之富。

三、      致富小秘方
要致富有很多方法,在此列舉四點供大家參考:

(一) 勤儉

土地公廟有副對聯:「只有幾文錢,你也要,他也要,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早也求,晚也求,教我為難。」我們常說「小富由儉大富由天。」有些豪門貴族,大富長者,都有雄厚的財富,為什麼他賺得來,我們賺不來,難道他運氣好,我們運氣差嗎?其實這個財富是他命裡有的,無論他從事那個行業都會賺錢,但如果我們今世命裡沒有這些財富,即使人家送我們一間銀行,可能兩個月就倒閉。雖說財富是天注定,但只要我們勤勞刻苦,節省開支,珍惜資源,惜福不浪費,一樣可以儲蓄致富。否則一味奢侈浪費,揮霍無度,即使是擁有萬貫家財,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二) 知足

我們常說做人苦,為什麼苦?因為貪欲太重,慾望無止盡,有了貪念就永遠不滿足。古時修行人都自稱「貧道」 ,就是要讓自己的慾望降到最低才好修行。否則會為了多追求一點,變成「貪道」。《道德經》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像有些高官顯要,因貪污舞弊,內線交易,而被移送法辦,有些大企業的老闆因為投資失利,掏空公司,遠走他鄉,面臨被通緝的命運。所謂「昨日高官貴,今日成為階下囚」 ,原因就在於一顆貪得無厭的心。所以真正的財富在哪裡?在自己的心裡,當我心裡生起智慧,智慧就是我的財富,當我心裡生起滿足感,滿足感就是我的財富,當我心裡生起慚愧心,慚愧心就是我的財富。所以真正的財富應該是內心源源不斷的能源。所以知足就是「知止而足」 ,已經找到本心,就該把心放下,緊緊守住良心本性,如此便能得到最大的財富。

(三)佈施

後學住家附近有一家素食館,老闆跟後學說,曾有一位建築業的老闆來用餐,他說他發了一個善願,開了一家素食自助餐,要與十方大眾結緣,更要讓素食者能吃得飽,吃得方便,他的東西賣得非常便宜,蕃薯粥吃到飽只收五元,這樣的經營常讓他入不敷出,但不可思議的是,他的建築事業在這片不景氣的環境中,竟然業績一路長紅,賺來的錢足以支付自助餐的虧損,還有盈餘。真是人虧天補,上天並沒有辜負他的善心,反而讓他得到更多,這就是《道德經》所講的「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道理。如果我們願意廣行財佈施,將來必能得到財富的果報,行法佈施,必能得到智慧、辯才無礙的果報,行無畏佈施必能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所以佈施是最簡單的致富之道。

(四)培德

恩師慈悲:「求富貴的秘訣是,能充實內德,謂之富,能實行外德,謂之貴,有能力濟人,謂之福。」當我們看到別人把事情做得不圓滿時,我們就有責任、義務去幫助別人圓滿,這不僅是在圓滿別人,同時也是在圓滿自己的內德。《大學》說:「富潤屋德潤身」 ,有道德存身,就像花香一樣,能受到大眾的歡迎、愛戴。有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 ,有能力幫助別人,讓人能離苦得樂,獲得利益,這是一件有福報的事,所以我們要把生命用來種善因,修福報、功德,趁業力未成熟之際,積極施助道,行功立德,將來才有機會轉苦業,而不會隨業流轉。所謂「功德」就是濟世救人,有益於社會,有功於道中,有德於眾生。我們今天身為天道弟子,所負的責任就是普渡曹眾生,在渡眾之前,本身要以身作則,以德化人,以德滋潤眾生的心,這種德性馨香,能遍佈三界十方,萬古流芳,這才是真正永久的致富要道。

四、      「能給」者大富,「放下」者大貴

(1)      「有形的富貴,終必衰敗,無形的富貴,才能萬古長存。」二年前,有一個國外研究機構對全球國家進行「快樂指數」的調查,調查的結果竟然是貧窮落後的非洲國家「奈及利亞」的人民最快樂,真是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那裡沒有所謂的貧富,大家都同樣沒錢,住同樣的房子,沒有選舉,沒有仇恨,沒有壓力,可能只要送一塊糖果給他,他們就很快樂了。不像我們這些所謂文明富有的國家,大家都感到壓力大,心靈空虛,過得不快樂。所以快樂與否,絕對不是取決於金錢的多寡。像有人雖貧,但卻懂得知足常樂,安貧樂道,這是「貧中之富」 ,有些人其實很富有,卻對財富名利的追求貪得無饜,外表看似風光,內心空虛,這是「富中之貧」 ,有人富有經濟力量,也富有愛心,願意利益眾生,幫助眾生,這是「富中之富」。

(2)      所以一個真正「大富」的人,不是腰纏萬貫的人,而是「能給」的人;一個真正「大貴」的人,不是高官位置的人,而是能「放下」的人。像佛乃大富有者,擁有真理的富貴,道德的富貴,本性光明的富貴。恩師一再慈悲「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明師一指,超越千經萬典,將來能得到天,享有萬八的逍遙,這不是世間財買得到的,如果今天不願修道,離開道場,為求人間榮華富貴而努力,縱然可得一時富貴,無常一到,還是一場空。總之,修道沒有貧富之別,佛法之前,人人平等,只要有誠心,肯發心,人人皆可致富,人人皆能修道成佛。 [資料來源_https://cc-borde.org/d001/13/13a23.htm  林妙純 ]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1:

假我、真我,請參閱21大學章句講義21-13-01 http://www.jackwts.tw/

 

佛言。人有二十難

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

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難。

有勢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天地遼闊萬物  善惡苦樂隨心造  春來花紅秋映月  夏熱冬寒實難堪

 人生苦短貴知覺  國土危脆念無常  難行能行立宏願  調伏人生種種難

 人身難得佛法聞  柔和忍辱是妙方  發心立願六度行  慇勤精進道非難

 勤天下無難事  心靜行正戒定  天地含藏微妙法  體解大道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