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鄉覺路 |
文選13-21 |
大雅講義 網址_ http://www.jackwts.tw/ |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序一 吾人入道之初。皆首先立愿十條。以申信誓。然或語焉不詳。或誦言忘味。是知猶未能。行於何有。 活佛恩師慈而憫之。爰於 壬午年六月弟子范從善遵命謹誌 序二 蓋聞天下溺。援之以道。乃古聖之明訓也。觀夫今時爭塵僕僕。鎗林彈雨。蔓延世界。災難頻頻。水火劫煞。遍滿大地。此非溺而何。且惡孽遭劫。本屬當然。善信罹災。實甚堪憐。以故 上帝因好生之德。悲憫原人。特垂真理真傳。人神合一。飛鸞宣化。以警愚迷。惟得求天道。能了脫生死。本屬定理。但須了愿。方可還鄉。愿者何。乃吾輩求道時。對天所表白之心愿也。鄉者何。理域也。乃我靈性由斯境之所自來。及將來之歸宿也。倘未了愿。何能還鄉。若不還鄉。豈能脫出輪迴。由此推想。了愿誠為修道者。首應明瞭之事。因之 活佛師尊特予慈悲。惟恐徒眾。不能深刻明透了愿之真意。以致不能達到修道之目的。特此降鸞。批解十條大愿。其中每篇訓中。詳批大愿一條。使未聞道者觀此。可知天道之寶貴。及得道之不易。修道者讀此。可知立愿之重要。及了愿行功之路徑。倘見訓能時加警惕。切實奉行。方不負 師尊栽培之苦心也。惟以後學才識淺陋。詞句顛倒。不通之處。尚望諸前賢不吝指教。則幸甚矣。是為序。 歲次壬午孟秋後學盧化民謹序 序三 今也。道德失喪。綱紀湮沒。以致人心狡詐。互相陷害。遂釀成空前未有之浩劫。是以 皇天無量慈憫。不忍善惡混淆。玉石俱焚。特命 活佛師尊。應運降生。普渡眾生。永脫塵凡。直指玄關。共證聖基。惟恐眾生昇而仍墜。而於求道之始。先立大愿 十條。一意使其堅定信力。抱道奉行。一意促其改過遷非。警惕時存。奈以人心陷溺。背覺合塵。遵愿而行。正己成人者。固然不少。而誦言忘味。不明真意者。亦有多數。以故 活佛師尊大發慈悲。特於降壇批訓。將十愿之意義。逐條解釋。字句剖晰。妙意紛陳。命名還鄉覺路。凡我前賢道親。各宜手此一冊。日夕參閱。體意遵行。以期了愿還鄉。共證菩提。庶不負 皇 張孝直敬序于華谷齋 第一 誠心抱守 西通雷音入佛門 莫被聲色貶遊魂 西湖瘋僧 奉 旭日獻光輝 晨風習吹 誠意正心性自如 心主萬化有歸無 抱定宗旨蘊靈啟 守道行功私慾除 1.
為師臨壇畫沙盤 垂鸞留訓教英賢 2.
應時顯然真道展 帝恩寬宏甚慈憐 3.
賢契得道緣份有 與師有緣豈偶然 4.
須明本性無不貫 天人宗旨盡包含 5.
人落後天物慾染 趨於迷途墜深淵 6.
迷真逐妄生死轉 背覺合塵竟迷瞞 7.
時值末運天開選 定挽佛子彼岸還 8.
為人皆有冤孽債 生死所積重如山 9.
今時末劫皆清判 定要玉石兩分班 10.
降劫降道天用意 愚人焉能識得穿 11.
眾契有幸得師點 頓明本性妙玄關 12.
多虧引保婆心費 此等天恩方能沾 13.
自己求道佛緣厚 方能登上菩提船 14.
引保勸化良言盡 不為虛榮不為錢 15.
當先引保曾立愿 願引願保求真傳 16.
如若引入邪途內 情願天譴罪自擔 17.
種種週旋自應悟 前行須體志誠虔 18.
契眾自己皆有愿 不然豈能傳真玄 19.
可嘆為人甚迷昧 誦言忘味怎明然 20.
行道並非人情面 自修自得自能沾 21.
有志賢契欲了愿 師將十則集成篇 22.
誠心抱守當自曉 誠者勿要自欺瞞 23.
至誠無息天心感 至誠前知悉通玄 24.
誠者非自成己也 成人成物性德含 25.
誠者不勉而自中 不思而得妙難言 26.
天下至誠惟能化 窮理盡性意誠虔 27.
意誠心正修身備 內外誠心皆瞭然 28.
心為萬化之主宰 非指人心血心談 29.
道心誠誠明本面 迴光返照識真顏 30.
必誠其心天不負 因誠立志誠格天 31.
如有不誠乃虛偽 天以虛偽而報還 32.
誠此道心佳期會 性靈圓融須悟參 33.
悟妙皆在誠中得 如有不誠則渺然 34.
自誠化眾無不化 道心用事執兩端 35.
誠守道心兼內外 功圓果滿自達源 36.
抱是抱定真宗旨 效顏一善當拳拳 37.
而弗失之當謹守 勿因魔難志不堅 38.
前程光明何不奔 鵬程萬里自應前 39.
宗旨抱定終不移 信心堅決以報天 40.
體天應人心自主 莫畏謗語與流言 41.
自己根基自己立 天堂地獄自心間 42.
禍福無門人自召 全在宗旨是否堅 43.
一念之差沉淪墜 欲返故鄉竟為難 44.
契眾勿要失真意 抱定切莫再教偏 45.
守是守道無二念 遵守佛規助道盤 46.
守定真主當率性 守此至善善自還 47.
眾善奉行惡莫作 守理行道代天宣 48.
守身如玉當自警 一失遺臭於萬年 49.
誠心抱守此一念 師訓徒悟知而前 50.
莫要辜負師心意 師徒攜手好收圓
第二 實心懺悔 湖載蓮葉雨成珠 泛舟歌飲近葦蘆 湖隱禪師 奉 風來花落飛絮 轉瞬又逢殘春 往古來今幻如雲 空忙百鳥爭音 莫迷桃葉渡口 速向覺路追尋 日月駛兮轉光陰 不修定墜沉淪 (調寄西江月) 哈哈 實行大德以服人 心當敬重聆聖音 1.
轉動機筆運盤中 再闡妙言啟迷矇 2.
開來繼往宗一貫 普地顯然放光明 3.
上天用意人莫測 其妙無窮須體行 4.
為人能體天心進 何愁大道不能成 5.
了愿行功須明理 自然前程不非輕 6.
未得天道迷昧重 既得指點德自明 7.
實意無二當悔悟 天時豈容再迷矇 8.
轉眼韶光已然錯 何處方能再重逢 9.
此時道展天用意 神人一體助道宏 10.
立志行道建大德 莫在南柯睡矇矓 11.
實心實意天豈負 心志專一無不通 12.
知過懺悔勿憚改 聞過則喜君子風 13.
人責為己修完善 如琢如磨大器成 14.
自己本是陰陽體 氣稟物慾一層層 15.
君子之過日月食 有無皆晰甚顯明 16.
懺悔當前一切錯 今當立志法乎中 17.
古今賢真皆經歷 由卑而高漸漸登 18.
幾經琢磨方顯道 君子之器顯志冲 19.
低心下氣自悔悟 堅決無二秉至誠 20.
苦海無邊回頭岸 能體真性何不成 21.
顏子曾為不貳過 有錯不知點即明 22.
果明前途為陷阱 定然止步不亂行 23.
今時猶當加參悟 得道之人志不同 24.
處世立身悟本色 體用兼行志要恒 25.
更要懺悔加注意 行道攘除此劫凶 26.
見性入手明本面 體守勿失用自通 27.
立身行道為模範 當立標杆率眾行 28.
不言之教自作則 全憑自身奔前程 29.
前車之鑑分明有 善惡兩途自分清 30.
實心懺悔真懺悔 罪惡除盡顯光明 31.
若以此事為閑論 終久不能見効功 32.
明理更要急化眾 真知真明須真行 33.
今生若不實心悔 錯時再悔恐不能 34.
有所懺悔有所悟 有所改善方能成 35.
為師屢以此為念 磨筆特意囑徒童 36.
果然能體師心意 了愿建功冤孽清 37.
瀟瀟洒洒何等樂 天地歸矣尚存靈 38.
超生墜落由於此 徒眾速將慧目睜 39.
審於此者精於道 重道顯然無不通 40.
實心懺悔略指示 休以此訓為旁風 語此收鸞辭 帝駕 再別契眾返南屏 哈哈 退
第三 虛心假意 南來凱風透宇寰 萬物叢生體自然 南屏道濟 奉 清風起兮尚微涼 變轉莫測 虛懷若谷希聖明 心生魔生理無窮 1.
萬事從來本由天 天理流行本自然 2.
行雲流水皆如幻 百年光陰彈指間 3.
人寄紅塵終如客 何處是我故家園 4.
背井離鄉數萬載 空教皇娘倚門欄 5.
千方百計寄書信 差下仙佛降東園 6.
為我佛子垂金線 遍訪知音達根源 7.
皆因天數至末日 不得真道定墜淵 8.
上帝不忍善信苦 故濟寶筏挽狂瀾 9.
賢真體會其中意 天命之性豈虛談 10.
幸得天道當謹守 誠誠懇懇體自然 11.
如有虛心與假意 怎能心愿表蒼天 12.
入道曾費師心意 方能捷足登法船 13.
求道若非真誠念 自欺欺天太可憐 14.
有負天心與師意 更有大愿自身擔 15.
對道若有疑難處 不妨參悟細究研 16.
博學審問自明瞭 見賢思齊同奔前 17.
求道若有觀望念 心志不虔怎欺天 18.
天理光明無不照 報應分明毫不偏 19.
賞善罰惡真理在 一分一寸豈能瞞 20.
種種變幻皆由己 己心誠懇天慈寬 21.
己心虛偽得虛偽 己心虔誠得虔誠 22.
種瓜得瓜豆得豆 因果二字有循環 23.
虛心即是虛偽念 對天對人未明然 24.
對人虛心人難曉 對天虛心天知全 25.
自己虛心害自己 愿不能了家難還 26.
欲除虛心此魔障 速明真理加悟參 27.
人人能明天道貴 自然前進建功端 28.
無奈世事當看透 三心兩意豈算賢 29.
萬般皆由誠中得 虛心假意豈豁然 30.
假意求道未明理 假意隨合昧心田 31.
處處果能加思悟 由淺而深明妙玄 32.
立志守定真宗旨 行道更要信心堅 33.
自古至今皆有死 無信不立聖訓談 34.
信心堅決兼萬善 信中得悟妙無邊 35.
立竿見影甚明顯 抱定信用是英賢 36.
此番大意當自警 虛心假意終墜淵 37.
見訓悟理明真意 無則加勉有則刪 38.
得道初步當篤信 虛心假意終冥頑 39.
由此入手誠心感 定然能將天恩沾 40.
為師垂訓勿迷昧 知行合一竭力前 天 第四 退縮不前 紫氣獻瑞道德經 至德光明豁然通 紫衣真人 奉 朝現霞 暮現霞 霞光萬道透精華 妙意自然發 退步即墜陷阱中 縮念莫忘自心情 1.
示訓留言化知音 莫要辜負一片心 2.
天理昭昭何不察 無微不入貫乾坤 3.
人能明理行大道 建功消孽沾天恩 4.
佛法無邊能普渡 善念為懷渡世人 5.
啟迪蘊靈達根本 免在劫中墜沉淪 6.
仙佛神聖同助道 體天應人化迷群 7.
為人得道荷天職 退縮不前豈賢真 8.
退縮不前未明理 不曉大愿擔自身 9.
前進光明何等樂 超凡入聖歸佛門 10.
萬靈主宰乃上帝 人得天靈方為人 11.
天命之性性含妙 性統四端萬善存 12.
率性行道愿能了 十條大愿甚宏深 13.
為人落在後天內 氣稟物欲竟迷心 14.
流浪生死沉苦海 不知天高地厚恩 15.
終久囿於氣象內 何明假來何明真 16.
眼前幻境轉瞬化 如露如電如浮雲 17.
萬般算來皆下品 惟有行道為至尊 18.
莫將親心付流水 一片慈腸懷胸襟 19.
前進後退分清曉 莫要甘自墜紅塵 20.
塵風頹敗皆難整 種種聲色醉人魂 21.
若以貨利迷真我 一定黃泉見閻君 22.
四生六道多轉變 賞善罰惡甚明分 23.
自己斟酌當體會 天理良心人各存 24.
一念之差即地獄 一念之正即聖真 25. 輕重自分判明曉 為人何不善徑尋 26.
自己迷根何太重 見書思義體妙音 27.
聲色終歸一大夢 天地混沌物遭焚 28.
天地有生即有滅 人言那信這事因 29.
籬燕不知鴻鵠志 夏蟲豈曉冬氣森 30.
凜凜劫煞目前展 燃眉之急何處尋 31.
莫效愚人尤天甚 當悟金線達樂村 32.
惟有真道能救苦 果能實行自沾恩 33.
光明即在方寸地 通達天外有靈神 34.
道蘊玄妙何曾少 無奈自己未盡心 35.
果然能肯時體會 自然能曉奧妙深 36.
莫說山高過一切 山上青天繞浮雲 37.
滄海深矣仍有地 虛懷若谷能容音 38.
自己前程自參悟 如能體會貫天人 39.
人能修持皆可得 自己更應效法尊 40.
莫曰上天有薄厚 惟德是輔乃天親 41.
自己退縮猶小可 七祖含冤在鬼門 42.
一子得道能成道 光於前來顯於今 43.
下蔭子孫天恩施 何等光榮豈虛云 44.
速速覺悟莫退縮 前進方知道玄深 45.
上天設教原人挽 豈能有欺自己心 46.
在此俗塵心速醒 當曉天時不候人 47.
今時為師苦口勸 轉瞬即錯好光陰 48.
若待徒眾求師日 須知師尊不易尋 49.
道之隱顯天用意 師訓各悟破迷津 50.
大道行來人有份 自己不取枉費心 51.
退縮不前終為甚 種種疑團未明分 52.
有疑考察加參悟 自能貫澈洞於心 53. 得道之後速體進 轉眼即非此良辰
第五 欺師滅祖 靈貫無為悉通神 天地歸納理至真 妙不可言休動念 玄豈易知須印心 天道修持皆由己 聖德建立莫看人 尊師重道佛規守 認透前程奔方針 吾乃 靈妙天尊 奉 東風普化 萬物皆顯理不差 光明不離 守道追尋勿自迷 欺人欺己難欺天 師尊妙道須持堅 1.
轉筆垂訓示正章 佛旨專啟眾賢良 2.
對道誠心明師意 竭力前進助弓長 3.
大道宏顯到處展 竟為人間一慈航 4.
得登法船脫苦海 超凡入聖樂無疆 5.
為人處處明真理 飲水思源莫渺茫 6.
受人點水之恩德 湧泉以報現天良 7.
可嘆契眾未明透 行道未能悟真常 8.
不知上天慈憫意 那曉仙佛苦心腸 9.
到處飛鸞多宣化 傳佈大道慶白陽 10.
愚人得道猶迷昧 欺師滅祖罪自當 11.
不尊恩師不重道 妄自尊大墜汪洋 12.
口中說出非禮話 上天定然降災殃 13.
尊師猶恐不完善 何況存心昧天良 14.
處處不體師心辦 即是欺師當明詳 15.
師行大道苦心費 宏展猶賴共扶匡 16.
迷昧之輩知皮面 那明真理內中藏 17.
時時體會天道貴 由何而得須推詳 18.
自古明師最難訪 得遇豈是屬平常 19.
自己根基當守定 勿遂波浪逐長江 20.
信心守正前途奔 師徒協力助三陽 21.
稍有怠慢天不允 終久墜落自凄涼 22.
守定宗旨尚可以 否則以何返天堂 23.
欺師滅祖知真意 謹言慎行必能昌 24.
以理為標當循守 尊敬恭維禮自彰 25.
為人無禮難行道 行禮方能展無疆 26.
寸步難行皆失理 禮理二字怎分張 27.
失禮失理理何在 明理自能貫五常 28.
處處擇善而從之 勿效無知迷昧郎 29.
失足竟成千古恨 九玄七祖難榮光 30.
為師之言徒切悟 能肯實行是原皇 31.
天時變轉無窮幻 當知修身立命方 32.
勿迷聲色圖表面 要求實在自參量 33.
時逢三春花開放 轉眼逢秋一場霜 34.
人間事大惟生死 更為何事終日忙 35.
處處尊天而俟命 含和忍辱是妙方 36.
從來硬弩絃先斷 每見鋼刀刃易傷 37.
當忍耐時多忍耐 氣莫強時切莫強 38.
認真行道前程遠 平平坦坦步明光 39.
自己沾恩脫苦海 憑師指點見性王 40.
祖師師尊承天命 自己明瞭勿迷盲 41.
為師垂訓終為甚 惟恐賢契見閻王 42.
諄諄誡告當自誌 欺師滅祖難還鄉 43.
謹謹守定勿違犯 方不辜負師心腸 今日辭
第六 藐視前人 濟人歸覺駕慈舟 奇緣相逢道能求 顛狂柳絮隨風舞 輕薄桃花逐水流 和風甘雨格天樂 野草閑花使人愁 尚能以道仁風挽 速助師肩化賢儔 吾乃 濟顛和尚 奉
春光明媚萬物生 花也叢叢 草也叢叢 夏氣炎熱似蒸籠 人也騰騰 物也騰騰 秋月當空分外明 風也清清 水也清清 冬風掃世物凋零 天也空空 地也空空 (調寄一剪梅) 哈哈 藐念心存豈英賢 視之弗見理妙玄 1.
囑告賢契訴衷情 良言指點破迷矇 2.
狂風吹雲雲飄散 獨見青天皓月明 3.
天地乃為物逆旅 屆時應有一場空 4.
光陰流轉百代客 日月來往幾時停 5.
荏苒如梭催人老 幼童轉眼半凋丰 6.
人生不肯加參悟 總為浮俗竭力爭 7.
古往今來英雄輩 靈魂終歸逐清風 8.
得道賢真明根本 頓悟本來顯明靈 9.
須知修道終為甚 行德消孽達故宗 10.
奇功皆由自己建 無為而施表心誠 11.
盡心知性天命體 修持了愿奔前程 12.
可惜為人失真意 不悟根本豈能成 13. 得道固然憑緣份 引保苦口道方逢 14. 前進更有前人導 以理制宜化心情 15. 先賢先覺覺後覺 齊心竭力共相從 16. 如對前人不尊重 有所藐念罪自承 17. 藐視前人自尊大 驕者必敗豈虛名 18. 忠信方能得真味 驕態失之理所評 19. 愛人之者人恒愛 敬人之者人敬恒 20. 為人果能明此意 虛懷若谷自從容 21. 滿招損來謙受益 能忍方顯大志英 22. 能大能小君子志 丈夫伸屈皆可能 23. 為人時時當體會 須顯真心志堅恒 24. 趁此佳期休自昧 速向道中求妙情 25. 虛心受教自領悟 更要見賢共相應 26. 前人固然分上下 自己切須當分清 27. 遵師之訓悟內意 體行立志顯慧靈 28. 光明大放神人貫 自能成道受光榮 29. 己心立定真模範 勿亂方針了愿宏 30. 師訓數言當參理 勿為浮雲及旁風
第七 不遵佛規 靈臺通明光芒多 慧劍凜凜伏群魔 隱隱無為歸一竅 顯則非空彌六合 酒色財氣招煩惱 貪嗔癡愛惹風波 狂風吹斷浮雲散 明月獨顯映銀河 吾乃 靈隱酒狂 奉
西望青山白雲封 春神感化物叢叢 人難預算 轉眼變化 滄桑幻無窮 功名蓋世草上風 瞬息荒塚冷清清 滿目凄涼 誰是知音 重來訴衷情 (調寄雨中花) 哈哈 不明天時枉用功 遵守真性道能行 1.
為人明透道中玄 加意留心仔細參 2.
慎言敏事行天道 處處遵理法聖賢 3.
遵守佛規當自警 抱道奉行體天宣 4.
大道從來不輕渡 運轉三期方普傳 5.
有佛緣者均相遇 得求指點見本然 6.
超凡入聖歸故里 靈光不朽永綿延 7.
信心守定志自立 勿迷聲色守真玄 8.
佛規本是上天定 佛規定出選奇賢 9.
各行各界規矩有 佛道之中佛規全 10.
自己體會應遵守 方能完善事合天 11.
縱有公輸子之巧 不以規矩無方圓 12.
遵規蹈矩行實善 上天不負汝心田 13.
見事分明當悟澈 一理通達貫豁然 14.
三教一理同歸本 人間辟旁起異端 15. 慈悲為本佛宗旨 善念為懷渡女男 16.
忠恕為本行大道 新民為懷挽狂瀾 17.
感應為本神人貫 清靜無為養性天 18.
道德躬行真實踐 皆要遵行啟迷瞞 19.
更因佛務定規則 尤須牢牢刻心田 20.
真知真行體真意 真誠顯出真良賢 21.
壇主規則壇主守 壇主知行勿從偏 22.
道親規則當講勸 以期皆能達理園 23.
化人皆能回首悟 自然脫苦明真詮 24.
人人提倡人人守 方能成道於上天 25.
不肯守規加英勇 盲修瞎煉最堪憐 26.
不但不能成大道 違天之愿自身擔 27.
今日為師將眾勸 遵守佛規助道盤 28.
體行規章自能得 前程光明理鄉還 29.
此規本是天用意 規戒佛子醒心田 30.
佛子不將佛規守 妄動妄為自招冤 31.
依此道行能成道 違此行道終墜淵 32.
善惡兩途上下判 惟賴自己眼光寬 33.
切切牢記勿迷昧 念頭有差即欺天 34.
稍有怠慢必招考 自要識透慎勇前 語此收筆辭
第八 洩漏天機 金銀銅鐵鍛鍊鎔 木材棟樑松柏楨 水流浪滾沉淪海 火煒燃燒煇煌燈 土地坎坷填埋坦 寄寓宇寰守定宗 祝禱神祇祈福祿 迷途速避遠近通 吾乃 濟公活佛 奉
帝駕 再垂良言 道運復興播仁風 禮門義路四維通 杏壇今重振 雅頌啟迷矇 應時隱顯理在中 挽化佛子彼岸登 菩提大開展 慧性透玲瓏 (調寄海棠春) 哈哈 洩出真機天命傳 露顯分明辦收圓 1.
囑告賢契悟妙文 見訓思義是知音 2.
天地之間人為貴 兩大內外道獨尊 3.
天道 4.
跋山涉水明師訪 參禪打坐入山林 5.
功圓果滿得真道 暗受指點明性根 6.
大道本是天地秘 真機豈能輕降塵 7.
奉天承運道普展 應於三期渡乾坤 8.
佛法大宏宗風振 開來繼往妙音尋 9.
今生今時逢天道 明師一指生死門 10.
點開本來真面目 率性行道自歸真 11. 人人本有真佛性 可嘆不知何處存 12.
得道皆係根深者 若無佛緣豈能聞 13.
總有佛緣分早晚 總有根基分淺深 14.
得道即聞天機秘 自要抱守勿亂云 15.
傳道明師由天選 豈允人間妄傳心 16.
自得大道佛規守 更要謹言慎行存 17.
天機並非不可洩 惟有明師方傳人 18.
明師奉命方靈驗 人間亂云豈是真 19.
偶爾不慎遭天譴 自己大愿擔在身 20.
欲使善友明真義 不妨引渡入佛門 21.
此意須要深明曉 稍有差錯墜沉淪 22.
代天宣化奇功建 宣講道義啟迷津 23.
得道為人標杆作 不言之教體於心 24.
為師垂訓勿輕看 遵訓而行自成真 25.
謹言慎行敏於事 方算誠心辦道人 為師不訓止機筆 辭
第九 匿道不現 道昌振木鐸 化人惺南柯 濟人脫煩惱 拯世息風波 天高懸日月 地厚載山河 尊性而悟道 成功念彌陀 吾乃 道濟天尊 奉
上帝 再為批云 春隨春時去也 悲切 天空浮輕雲 落花啼鳥總傷神 難留好光陰 子規聲裡人迷 悲啼 休再惹風塵 幻景之中寄此身 借假速修真 (調寄荷葉林) 哈哈 匿而不明怎參玄 道統萬善兼四端 不以良心存中正 現在現報實可憐 1.
撥動機筆留訓篇 指點迷人醒心田 2.
人逢天道三生幸 明師得遇非偶然 3.
處處應當加體會 代天宣化助師肩 4.
大道奉命開普渡 神人一貫佈真傳 5.
仙佛神聖同助道 飛鸞宣化破迷頑 6.
人間見義多思忖 明理方知不非凡 7.
此等奇緣徒幸遇 莫將此事作等閑 8.
師徒緣份已註定 今時應運降東園 9.
同心同德迷津化 群策群力駕慈船 10.
苦口婆心不言倦 任勞任怨志向虔 11.
上天助行共協力 末後一着辦收圓 12.
此時乃逢收束運 萬殊一本俱歸源 13.
人能明理守根本 立身行道代天傳 14. 大道本是兼天下 獨善己身非英賢 15.
己達達人同明理 九六攜手脫深淵 16.
認定宗旨前程奔 共挽知音明性天 17.
如果自得不宣化 匿道不現天不寬 18.
顯明宣傳當擇善 可與之言則與言 19.
不可與言休妄動 不失人言方算賢 20.
體天行道求完善 一片婆心渡大千 21.
四海之內皆兄弟 入孝出悌理妙玄 22.
民吾同胞物同與 靈性皆係出於天 23.
人皆同性上帝賜 同胞手足一樣般 24.
自己得道能脫苦 豈忍兄弟再流連 25.
同登彼岸達至善 超生了死脫羅閻 26.
收圓大事非小可 末後一着辦完全 27.
速體天心應人意 良好親朋渡上船 28.
如有身家不清者 真天大道休亂談 29.
過與不及難成道 執中貫一統四端 30.
師言此訓多參悟 勿將真意再迷瞞 31.
自行功德自了愿 上天賞罰甚明然 32.
為人前奔分清楚 念頭一差即墜淵 33.
師指良言憑自悟 語此不告即收鸞 辭
第十 不量力而為 爾自抱道行 終不負苦衷 師批十條訓 徒當一至誠 狂士終墜落 賢真自超昇 叟童皆無欺 報應甚分明 吾乃 爾師狂叟 奉
世道崎嶇堪可悲 空空轉一回 明透世俗景 守身行道 體天聖意垂 抱定宗旨化迷昧 莫將道心虧 認清竭力行 天不負汝 自能顯門楣 (調寄醉花陰) 哈哈 不守真常終墜淵 量解真情體妙玄 力能進行速英勇 為道終久有光沾 1.
執筆歸正訴衷情 大道開來運應宏 2.
天開文運應末劫 一貫真機化大同 3.
普渡三曹九六挽 有緣皆能將道逢 4.
為人逢道須識透 明理前奔希賢英 5.
佳期本是上天賜 轉眼錯過再難逢 6.
仙佛神聖助天道 普化群迷挽英靈 7.
人能明透真妙意 不量力行乃迷矇 8.
其所不肯量力者 皆因道理未能明 9.
果然能明天道貴 一片婆心大志誠 10.
欲明道理須參悟 共加研究豁然通 11.
今生速向此身渡 以免再墜苦牢籠 12.
人間萬物終歸幻 天地遭運亦歸空 13.
混沌一時收束盡 萬殊一本理定評 14.
今時行道建功德 以德消孽冤債清 15.
上天無親惟德輔 行德自能感神靈 16.
行道本是分內事 任重道遠豈虛情 17.
自己責任自荷起 速加英勇奔前程 18.
天地尚有收束日 何況萬物逆旅中 19.
人生一生終有限 轉眼光景大不同 20.
生死流浪何日止 六道轉變幾時停 21.
今時得求回家路 速體真意當認清 22.
各要量力了大愿 心志堅決表衷情 23.
不強人難自竭力 揠苗助長猶不能 24.
憑自根基與緣份 自然悟澈參透清 25.
此期良辰終有盡 一失機會難得逢 26.
認真行道迷團化 婆心苦口挽仁風 27.
財施法施無畏施 量己之力顯至誠 28.
人代天宣天不負 自有仙佛暗加靈 29.
天人一貫真宗旨 神道設教豈虛評 30.
大道展開奇功建 虛過佳期太迷矇 31.
寶山空返何等惜 得一拳守勿放鬆 32.
今時明理須捷足 須知捷足覺路登 33.
先覺啟後標杆作 上天定然賜光榮 34.
為師訓語心切切 還望賢徒各守誠 35.
此十條愿人人有 言淺意深師批明 36.
能悟之者行大道 名留人間道自成 37.
不肯遵行終墜落 到時求師恐不中 38.
光陰短促難盡訴 辭有盡時意無窮 39.
好自為之前程奔 實心表現以純誠 40.
專望賢契多宣化 克己化人建奇功 41.
今時收鸞不多囑 行道前進闡真宗 辭
.
老師的慈訓 靈山失散六萬冬 三期方得天道逢 諸徒有幸得聞傳 天道顯揚重賢明 善以輔仁皆友朋 善友如儀路光明 志同道合水乳融 引進道門求妙情 親善好鄰芝蘭香 共向聖道學佛聖 今時皇天開恩典 大地眾生共向榮 光天化日普照下 離苦得樂求超生 今生能將此身渡
得免輪迴六道中 人生一世如過客 轉瞬之間大不同 日為浮生竭力爭 到時應有一場空 天地尚有收束日 何況人在逆旅中 趁此看開世間情 速求了脫煩惱根 得聞天道宿緣重 求師指點明玄妙 點開目前即覺路 修即在乎各自心 試觀自古修道賢 那個不受指點成 今生不求真明師 如隔一紙怎能通 一般執迷不悟者 以此為讐不知恩 俗語所說不知道 三番兩次喚不醒 貪圖霎時求榮利 目前享樂以為榮 不知天高與地厚 不思身後見閻君 大都以有認為有 視無以為虛妄云 奉勸有心於道者
明善修身善奉行 聞道如似救命丹 如獲至寶掌手中 拳拳服膺勿失之 學道明理為主宗 方是道中賢良輩 明師訓言遵前行 了悟猶似開門鎖 行即菩提至善境 醒世妙文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含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守份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 勿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悔怨 耐煩做事好商量 從來硬弓弦先斷 鋒利鋼刀最易傷 若怨都從閒開口
招愆多為熱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 彼此何須論短長 喫些虧兒原無害
讓他幾分有何妨 春日才逢楊柳綠 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成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生老病死誰替代 甜酸苦辣自承當 諂趨貪嗔真地府 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後空剰手一雙 由此看來果無趣 莫如趁早修性王 果然明瞭其中意 自知道運誰承當 逞強鬥勝原有害 百年混如戲一場 頃刻戲罷鑼鼓畢 但問何處是家鄉 眾聞此語速領悟 勿負祖德苦心腸 牢記此意能背誦
才是 醒生妙文對徒告 能遵行者躲災殃 欺人欺己天鏡鑒 天網恢恢疏不漏 人海茫茫善者強 謹遵淺言力行進 鞭策自勵前程廣
師尊慈訓: .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