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足山

佛堂剪影12-03-06

大雅講義 網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n1

雞足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雞足山因山峰形似雞爪而得名。雞足山為著名的佛教聖地、摩訶迦葉道場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地。[

雞足山上的佛教建築,始建唐,繼宋、元,盛於明、清,直至民國仍有增修。清康熙時,雞足山有大小寺廟42座,庵院65靜室170餘所,寺僧5000餘人。雞足山寺廟中最負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聖寺,它是清代高僧虛雲和尚得到慈資助而修建的,光緒皇帝賜名為“護國祝聖禪寺”。雞足山目前修復規模最大的寺是迦葉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寬法師發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師主持重建的,於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葉殿中供奉香木雕迦葉坐像,高3.3,重1.6噸。

首門位于雞足山頂峰天柱峰西南側,是一道天然絕壁,筆直如刀削,下臨萬丈深淵,宛若崖壁上鑲嵌著的一道大石門。華首門高40,寬約20,上部圓形石崖突出近3,中間有一道垂直下裂的石縫,把石壁分為兩扇“門”,“門”的中縫懸挂著距離大致相等的石,這就是“石鎖”,口、門楣清晰可辨,酷似一道緊緊關閉的石門。不但因為獨特的奇、險而聞名國內外,還因為相傳它是釋迦牟尼大弟子迦葉守衣入定的地方,所以它在整個雞足山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中華第一門”。(網路資料)  

(網路圖片)

祝聖禪寺虛雲老和尚所創第一禪(網路圖像)

 

 

華首門(網路圖片)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印度雞足山  (百度百科)

印度雞足山,位於印度比哈爾,是印度著名的山峯之一。因為根據佛經記載,禪宗初祖葉尊者在這入定,受佛陀囑託,等待未來佛彌勒佛,並將佛陀衣缽傳給彌勒佛。因而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據古代佛教文學記載,Buddhagupta 於第十六世紀曆經此聖山後,有關雞足山的事就不曾再有傳説。中國人相信它在大陸的雲南省。然十九世紀時,一些考古學家依據義淨、法顯、玄奘大師等的著述,引據雞足山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在離菩提伽耶東北邊的三十二公里處,或那爛寺南方六十四公里的地方。

 

1. 佛經記載的印度雞足山

《佛光大辭典》 [1]  (日本望月大辭典)雲:雞足山,又作雞腳山、尊足山、狼足山、狼跡山。位於中印度摩揭國,乃摩訶迦葉入寂之地。《大唐西域記》卷九:高巒陗無極,深壑洞無涯。山麓溪澗,喬林羅谷。岡岑嶺嶂,繁草被巖峻起三峯,傍挺絕崿……其後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云尊足。

當佛陀的大弟子舍利目建先佛入滅後,頭陀第一的大葉尊者,成為佛陀正法的傳人。雖然南北傳佛教經典都記載大葉的頭陀行,包括佛陀入滅百日後主持的第一經典結集,和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然而卻沒有記載有關他的入寂

根據早期的經典記載,包括Sravastavadian VinayaDivyavadana等都説,大迦葉尊者現今仍然入定於印度的雞足山(Kukutapadagiri) 內,他要護持佛陀的衣缽,等待彌勒菩薩誕生於婆娑世界,才將衣缽傳承給他。據説無著菩薩也曾為了面見彌勒菩薩住在山中十二年,和精通密法的Sa nanvasika也在此居住數年。

2. 印度朝聖之雞足山

去印度朝聖,是每佛弟子一生的嚮往。能去印度朝聖,是具有大福報,與佛陀有大因緣的人。印度雞足山是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入定處,是每個禪宗佛子的嚮往聖地。

印度朝聖,佛陀聖有很多,而且有很多聖已經埋沒在歷史的塵封之中,眾生福慧淺薄,無緣再看到。現有的印度尼泊爾朝聖十八大聖線路,是根據蟬友圈·佛旅網創始人衲木錯,在多年的印度尼泊爾帶團朝聖實踐和朝聖體悟中,創新性地開闢了一條由順時針方向的佛陀朝聖線路。這條朝聖線路查閲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徵求許多國內外高僧大德的開示。這條朝聖路線成功地開闢,對於印度尼泊爾佛教朝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於圓滿朝聖佛陀,體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印度雞足山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聖地。

印度雞足山離菩提伽耶50公里的路程,但整個路程都是鄉間小道,車速每小時只有20公里。大多數去印度朝聖,沒有能夠到印度雞足山,成為巨大的遺憾。因為這地處偏僻的山區,大多數朝聖者不知道此地在哪,印度當地人也很少知道,更有因為山路的崎嶇而放棄。因為蟬友圈·佛旅網堅持以護持四眾朝聖遊學,接引大眾親近正法為宗旨,歷經萬難千險開闢印度佛教朝聖線路,雞足山也成為必然要去朝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