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教約

()08-13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明 王守仁)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1.        每日清晨,諸生參揖畢,教讀以次遍諸生:在家所以愛親、敬長之心,得無乎,未能真切否?溫定省之儀,得無虧缺,未能實踐否?往來街步趨禮節,得無放蕩,未能謹否?一應言行心術,得無欺,未能忠信篤敬否?諸童子要各以實對,有則改之,無則加教讀復隨時就事,曲加誨諭開發,然後各退就席肄業。

2.        凡歌詩,須要整容定氣,清朗(ㄌㄤˇ)其聲音,均審其節調,毋而急,毋蕩而囂,毋,久則精神宣暢,心氣和平矣。每學量童生多寡,分為四班,每日輪班歌詩,其餘皆就席斂容聽。每五日則總四班遞歌於本學,每朔(ㄕㄨㄛˋ)望集各學會歌於書院

3.        凡習禮,須要澄心慮,審其儀節,度其容止,毋忽而,毋,毋徑而野。從容而不失之迂緩,脩謹而不失之局。久則體貌習熟,德性堅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詩,每間一日則輪班習禮,其餘皆就席斂容觀。習禮之日,免其課,每十日則總四班遞習於本學,每朔望則集各學會習於書院。

4.        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誦之際,令專心一志,口誦心,字字句句,紬繹(ㄔㄡ  ㄧˋ) (1)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理(ㄐㄧㄚˊ  ㄑㄧㄚˋ),聰明日開矣。

5.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誦書,次習禮,或作課,次復誦書、講書,次歌詩凡習禮歌詩之類,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樂習不倦,而無暇及於邪。教者知此,則知所施矣。雖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2)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1:

紬繹理出頭緒。也作“抽繹”. (資料來源:漢點)

2:

「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語出《易傳•繫辭》。意為:能對出神入化境界有所了解,則在於每具體的人了。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傳習錄生龍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