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卷十一

教學之道

07-11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共二十一條)n1

【要旨】這一卷是論教人之道。學者若有用的機會,就可以推行大道於天下,不然的話,彰明義理以教育天下的英才,也一樣是推行教化老百姓的事業。資料來源:台灣商務書局近思錄課本古清美

【題解】葉采說:「此卷論教人之道。蓋君子進則推斯道以覺天下,退則明斯道以淑其徒,所謂得英才而教育之,即新民之事也。」

   孔子說學習的目的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即學習首先要求得自身的發展,不是順隨世俗的需要。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近思錄課本張京華注釋

 

1.溪先生曰: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惡為猛,為,為強梁。柔,善為,為順,為;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故聖人立教,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1)

2.伊川先生曰: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大學之法,以豫為先。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便當以格言至論日陳於前。雖未曉知,且當薰聒(ㄍㄨㄚ)。使盈耳充腹,久自安習,若固有之。雖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若為之豫,及乎稍長,私意偏好生於內,眾口辯言於外,欲其純完,不可得也。

3.〈觀〉(☴☷)之上九曰:「觀其生,君子無。」〈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傳》曰:君子雖不在位,然以人觀其德,用為儀法。故當自慎省,觀其所生,常不失於君子,則人失所望而化之矣。不可以不在於位,故安然放意無所事也。

4.聖人之道如天然,與眾人之識甚殊邈(ㄇㄧㄠˇ)也。門人弟子既親炙而後益知其高遠。既若不可以及,則趨望之矣。故聖人之教,常俯而就之。事上臨喪,不敢不。君子之常行,不困於酒,尤其近也。而以己處之者,不獨使夫資之下者思企及,而才之高者亦不敢易乎近矣。

5.明道先生曰:憂子弟之輕俊者,只教以經學念書,不得令作文字。子弟凡百玩好(ㄏㄠˋ)皆奪志。至於書札,於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ㄏㄠˋ)者,亦自喪志。如王、虞、顏、柳輩,誠為好人則有之,曾見有善書者知道否?平生精力用於此,非惟徒廢時日,於道便有(ㄈㄤˊ)處。足知喪志也。(2)

6.胡安定 在湖州置治道齋。學者有欲明治道者,講之於中。如治民、治兵、水利、算數之類。嘗言劉彝(一ˊ)善治水利,後累為政,皆興水利有功。 

7.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厭,無德者惑

8.教人未見(ㄒㄧㄢˋ)意趣,必不樂學。欲且教之歌舞,如古《詩》三百篇,皆古人作之。如〈關雎〉之類,正家之始。故用之鄉人,用之邦國,日使人聞之。此等詩,其言簡奧,今人未易曉別欲作詩,略言教童子灑掃應對事長之節,令朝夕歌之,似當有助。

9.子厚 以禮教學者善,使學者先有所據守。

10.     (ㄩˋ)學者以所見未到之理,不惟所聞不深徹,反將理低看了。

11.     舞、射便見人誠。古之教人,莫非使之成己。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

12.     自「幼子常視毋誑(ㄎㄨㄤˊ)」以上,便是教以聖人事。 

13.     「先傳」「後倦」,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教以大者、遠者。非是先傳以近小,而後不教以遠大者。

14.     伊川先生曰:說書必非古意,轉使人薄。學者須是潛心積慮,優涵養,使之自得。今一日說盡,只是教得薄。至如漢時說「下講誦」,猶未必說書。

15.     古者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擇其才可教者聚之,不肖者復之農畝。蓋士農不易業,既入學則不治農。然後士農判。在學之養,若士大夫之子,則不慮無養。雖庶人之子,既入學則亦必有養。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學,至四十方。中間自有二十五年學。又無利可趨,則所志可知,須去趨善,便自此成德。後之人,自童稚間已有汲汲趨利之意。何由得向善?故古人必使四十而然後志定只營衣食,卻無害。惟利祿之誘最害人。

16.     天下有多少才,只為道不明於天下,故不得有所成就。且古者「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如今人怎生會得?古人於詩,如今人歌曲一般。雖(ㄌㄩˊ)巷童稚,皆習聞其說而曉其義。故能興起於詩。後世老師宿儒,尚不能曉其義怎生責得學者?是不得興於詩也。古禮既廢,人倫不明,以至治家,皆無法度。是不得立於禮也。古人有歌詠以養其性情,聲音以養其耳目,舞蹈以養其血脈。今皆無之,是不得成於樂也。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難。

17.     孔子教人,「啟,不(ㄈㄟˇ)不發」。蓋不待憤而發,則知之固。待憤而後發,則沛然矣。學者須是深思之。思而不得,然後為他說便好,初學者須是且為他說,不然,非獨他不曉,亦止人好問之心也。

18.     橫渠先生曰:「恭敬節退讓以明禮」,仁之至也,愛道之極也。己不明,則人無從,道無從弘,教無從成矣。 [(ㄗㄨㄣˇ)]

 

19.     〈學記〉曰:「進而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人未安之,又進之;未喻之,又告之,徒使人生此節目。不盡材,不顧安,不由誠,皆是施之也。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觀可及處,然後告之。聖人之教,直若丁之解牛,皆知其隙,刃投餘地無全牛矣。人之才足以有為,但以其由於誠,則不盡其才。若曰率而為之,則豈有由誠哉

˙         丁之解牛,用牛身筋骨的盤結,來比喻事物的複雜,用刀子來比喻人的心神。殺牛的如懂得乘骨節空虛的地方使用刀,刀不會損壞;處事的如曉得順事物自然之理做為常法,外物雖然繁雜,自不會損傷自己的心性。

˙         丁為文惠(梁惠王也)解牛(不言解牛之妙術).之所(隨手所至也).肩之所倚(案牛之度也).足之所履(踏牛於地).膝之所(跪而下刀之狀也).

20.     古之小兒便能敬事。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問之,掩口而對。蓋稍不敬事,便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

21.     孟子曰:「人不足與適(ㄓㄜˊ)也,政不足與間(ㄐㄧㄢˋ)也。唯大人為能格君子之非」。非惟君心,至於朋學者之際,彼雖議論異同,未欲深較整理其心,使歸之正,豈小補哉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近思錄課本張京華注釋

1_

由《中庸》而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ㄓㄨㄥˋ)節,謂之喜怒哀樂,是人的情。沒有發出來的,便是人的性。還沒有發出來,不偏不倚,所以稱之為「中」。發出來以後,而能「中節」,出於正而無所乖戾,就叫做。這可稱之為內心純真之「中」。(另可參閱大雅講義網站_中庸證釋17-04-01)

2_

《尚書•旅獒》中說:「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